實行查賬征收的居民企業以非貨幣性資產出資設立新的居民企業,或將非貨幣性資產注入現存的居民企業,在轉讓所得金額、收入確認時點、收入確認期間等方面,稅法和會計規定存在差異。納稅人應關注財稅規定差異,準確進行涉稅處理和納稅調整。
金額確認
稅法規定:企業以非貨幣性資產對外投資,應對非貨幣性資產進行評估并按評估后的公允價值扣除計稅基礎后的余額,計算確認非貨幣性資產轉讓所得。要注意的是,計稅基礎不等同于賬面價值,如其中不包含未經核準的減值準備。
會計規定:1.對于形成企業合并的非貨幣性資產投資,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不確認轉讓所得,按照被合并方所有者權益在最終控制方合并財務報表中的賬面價值的份額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對于初始投資成本和非現金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依次沖減資本公積和留存收益;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以公允價值扣除賬面價值的余額,確認轉讓所得。2.對于不形成企業合并的非貨幣性資產投資,補價較少或沒有、具有商業實質且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或補價較高的,以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加收到的補價之和與換出資產賬面價值加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之和的差額,確認轉讓所得;補價較少或沒有、不具有商業實質或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不確認轉讓所得。
時點確認
稅法規定:非貨幣性資產對外投資的轉讓收入,一般確認時點是投資協議生效并辦理完股權登記手續。對于關聯企業之間發生的非貨幣性資產投資行為,在協議生效后12個月內尚未完成股權變更登記手續的,則以投資協議生效之時確認非貨幣性資產轉讓收入。
會計規定:1.對于形成企業合并的非貨幣性資產投資,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不確認轉讓所得,在合并方實際取得對被合并方控制權之日,進行相應會計計量;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在購買方實際取得對被購買方控制權之日,確認轉讓所得。2.對于不形成企業合并的非貨幣性資產投資,補價較高的,同時滿足“企業已將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購貨方;企業既沒有保留通常與所有權相聯系的繼續管理權,也沒有對已售出的商品實施有效控制;收入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相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相關的已發生或將發生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5個條件時方可確認轉讓所得。補價較少或沒有的非貨幣性資產投資,在各項資產的所有權劃轉手續完成時確認轉讓所得。
期間確認
稅法規定:以非貨幣性資產對外投資確認的非貨幣性資產轉讓所得,可自確認非貨幣性資產轉讓收入年度起不超過連續5個納稅年度的期間內,分期均勻的計入相應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按規定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
會計規定:根據權責發生制原則,對于非貨幣性資產投資的轉讓所得,會計處理應一次性計入當期損益,不可以分期遞延確認收入。
案例說明
甲、乙公司均為居民企業,2015年1月,甲公司用一項專利技術投資乙公司,占乙公司40%的股份,乙公司股本為6250萬元。經評估機構評估,專利技術的公允價值2500萬元,并在當月辦理權屬變更手續。專利技術2000萬元,已計提累計攤銷400萬元,不考慮相關稅費。
稅法上,假如甲公司選擇按5年期限分期均勻計入相應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則2015年度~2019年度每年的應納稅所得額為180萬元(900÷5);會計上,2015年度長期股權投資初始計量確認的轉讓所得為900萬元;納稅調整時,2015年度調減應納稅所得額720萬元,2016年度~2019年度每年調增應納稅所得額180萬元。
版權所有: 廣州市普粵財稅咨詢有限公司 粵ICP備-010100101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黃埔大道163號富星商貿大廈東塔15樓KL單元 郵政編碼: 51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