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区2区av,性欧美xxx性护士猛天美传媒,东方影院av久久久久久,福利一区在线,www.久久久久,日本久久福利

廣州市普粵財稅咨詢有限公司
重要通知 :
稅率查詢
財稅專題
會計之家
高新管理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

——更新時間:2016-03-09 04:15:36 點擊率: 7785

(2008年國家新修訂的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扶持和鼓勵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以下稱《企業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以下稱《實施條例》)有關規定,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的高新技術企業是指:在《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見附件)內,持續進行研究開發與技術成果轉化,形成企業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并以此為基礎開展經營活動,在中國境內(不包括港、澳、臺地區)注冊一年以上的居民企業。
     第三條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應遵循突出企業主體、鼓勵技術創新、實施動態管理、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
     第四條 依據本辦法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可依照《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稱《稅收征管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以下稱《實施細則》)等有關規定,申請享受稅收優惠政策。
     第五條 科技部、財政部、稅務總局負責指導、管理和監督全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

第二章  組織與實施

第六條  科技部、財政部、稅務總局組成全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稱“領導小組”),其主要職責為:
     (一)確定全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方向,審議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報告;
     (二)協調、解決認定及相關政策落實中的重大問題;
     (三)裁決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事項中的重大爭議,監督、檢查各地區認定工作;
     (四)對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出現重大問題的地區,提出整改意見。
     第七條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科技部,其主要職責為:
     (一)提交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報告;
     (二)組織實施對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的檢查;
     (三)負責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的專家資格的備案管理;
     (四)建立并管理“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
     (五)領導小組交辦的其他工作。
     第八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門同本級財政、稅務部門組成本地區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機構(以下稱“認定機構”),根據本辦法開展下列工作:
    (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
     (二)接受企業提出的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復審;
     (三)負責對已認定企業進行監督檢查,受理、核實并處理有關舉報;
     (四)選擇參與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的專家并報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
     第九條 企業取得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后,應依照本辦法第四條的規定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減稅、免稅手續。
     享受減稅、免稅優惠的高新技術企業,減稅、免稅條件發生變化的,應當自發生變化之日起15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報告;不再符合減稅、免稅條件的,應當依法履行納稅義務;未依法納稅的,主管稅務機關應當予以追繳。同時,主管稅務機關在執行稅收優惠政策過程中,發現企業不具備高新技術企業資格的,應提請認定機構復核。復核期間,可暫停企業享受減免稅優惠。

第三章  條件與程序

第十條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須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一)在中國境內(不含港、澳、臺地區)注冊的企業,近三年內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或通過5年以上的獨占許可方式,對其主要產品(服務)的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二)產品(服務)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三)具有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30%以上,其中研發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10%以上;
     (四)企業為獲得科學技術(不包括人文、社會科學)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產品(服務)而持續進行了研究開發活動,且近三個會計年度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于6%;
     2.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0,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
     3.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0,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60%。企業注冊成立時間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計算;
     (五)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當年總收入的60%以上;

(六)企業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轉化能力、自主知識產權數量、銷售與總資產成長性等指標符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另行制定)的要求。

第十一條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程序如下:

(一)企業自我評價及申請
     企業登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對照本辦法第十條規定條件,進行自我評價。認為符合認定條件的,企業可向認定機構提出認定申請。
     (二)提交下列申請材料
     1.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書;
     2. 企業營業執照副本、稅務登記證(復印件);
     3. 知識產權證書(獨占許可合同)、生產批文,新產品或新技術證明(查新)材料、產品質量檢驗報告、省級以上科技計劃立項證明,以及其他相關證明材料;
     4. 企業職工人數、學歷結構以及研發人員占企業職工的比例說明;
     5. 經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鑒證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研究開發費用情況表(實際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并附研究開發活動說明材料;
     6. 經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鑒證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的財務報表(含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實際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以及技術性收入的情況表。
     (三)合規性審查
     認定機構應建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評審專家庫;依據企業的申請材料,抽取專家庫內專家對申報企業進行審查,提出認定意見。
     (四)認定、公示與備案
     認定機構對企業進行認定。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上公示15個工作日,沒有異議的,報送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上公告認定結果,并向企業頒發統一印制的“高新技術企業證書”。
     第十二條  高新技術企業資格自頒發證書之日起有效期為三年。企業應在期滿前三個月內提出復審申請,不提出復審申請或復審不合格的,其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到期自動失效。
     第十三條  高新技術企業復審須提交近三年開展研究開發等技術創新活動的報告。
     復審時應重點審查第十條(四)款,對符合條件的,按照第十一條(四)款進行公示與備案。
     通過復審的高新技術企業資格有效期為三年。期滿后,企業再次提出認定申請的,按本辦法第十一條的規定辦理。
     第十四條  高新技術企業經營業務、生產技術活動等發生重大變化(如并購、重組、轉業等)的,應在十五日內向認定管理機構報告;變化后不符合本辦法規定條件的,應自當年起終止其高新技術企業資格;需要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按本辦法第十一條的規定辦理。
     高新技術企業更名的,由認定機構確認并經公示、備案后重新核發認定證書,編號與有效期不變。

第四章  罰  則

第十五條  已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有下述情況之一的,應取消其資格:

(一)在申請認定過程中提供虛假信息的;

(二)有偷、騙稅等行為的;

(三)發生重大安全、質量事故的;

(四)有環境等違法、違規行為,受到有關部門處罰的。

被取消高新技術企業資格的企業,認定機構在5年內不再受理該企業的認定申請。
     第十六條 參與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的各類機構和人員對所承擔認定工作負有誠信以及合規義務,并對申報認定企業的有關資料信息負有保密義務。違反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相關要求和紀律的,給予相應處理。

第五章  附  則

第十七條  原《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外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條件和辦法》(國科發火字[1996]018號)、原《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條件和辦法》(國科發火字[2000]324號),自本辦法實施之日起停止執行。
     第十八條  本辦法由科技部、財政部、稅務總局負責解釋。
     第十九條 科技部、財政部、稅務總局另行制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
     第二十條  本辦法自2008年1月1日起實施。
     附: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

附:
     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  
     一、電子信息技術
     二、生物與新醫藥技術
     三、航空航天技術
     四、新材料技術
     五、高技術服務業
     六、新能源及節能技術
     七、資源與環境技術
     八、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

 一、電子信息技術
     (一)軟件
     1、系統軟件
     操作系統軟件技術,包括實時操作系統技術;小型專用操作系統技術;數據庫管理系統技術;基于EFI的通用或專用BIOS系統技術等。
     2、支撐軟件
     測試支撐環境與平臺技術;軟件管理工具套件技術;數據挖掘與數據呈現、分析工具技術;虛擬現實(包括游戲類)的軟件開發環境與工具技術;面向特定應用領域的軟件生成環境與工具套件技術;模塊封裝、企業服務總線(ESB)、服務綁定等的工具軟件技術;面向行業應用及基于相關封裝技術的軟件構件庫技術等。
     3、中間件軟件
     中間件軟件包括:行業應用的關鍵業務控制;基于瀏覽器/服務器(B/S)和面向Web服務及SOA架構的應用服務器;面向業務流程再造;支持異種智能終端間數據傳輸的控制等。
     4、嵌入式軟件
     嵌入式圖形用戶界面技術;嵌入式數據庫管理技術;嵌入式網絡技術;嵌入式Java平臺技術;嵌入式軟件開發環境構建技術;嵌入式支撐軟件層中的其他關鍵軟件模塊研發及生成技術;面向特定應用領域的嵌入式軟件支撐平臺(包括:智能手機軟件平臺、信息家電軟件平臺、汽車電子軟件平臺等)技術;嵌入式系統整體解決方案的技術研發等。
     5、計算機輔助工程管理軟件
     用于工程規劃、工程管理/產品設計、開發、生產制造等過程中使用的軟件工作平臺或軟件工具。包括:基于模型數字化定義(MBD)技術的計算機輔助產品設計、制造及工藝軟件技術;面向行業的產品數據分析和管理軟件技術;基于計算機協同工作的輔助設計軟件技術;快速成型的產品設計和制造軟件技術;具有行業特色的專用計算機輔助工程管理/產品開發工具技術;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系統軟件技術;計算機輔助工程(CAE)相關軟件技術等。
     6、中文及多語種處理軟件
     中文及多語種處理軟件是指針對中國語言文字(包括漢語和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和外國語言文字開發的識別、編輯、翻譯、印刷等方面的應用軟件。包括:基于智能技術的中、外文字識別軟件技術;字處理類(包括少數民族語言)文字處理軟件技術;基于先進語言學理論的中文翻譯軟件技術;語音識別軟件和語音合成軟件技術;集成中文手寫識別、語音識別/合成、機器翻譯等多項智能中文處理技術的應用軟件技術;具有多語種交叉的軟件應用開發環境和平臺構建技術等。
     7、圖形和圖像軟件
     支持多通道輸入/輸出的用戶界面軟件技術;基于內容的圖形圖像檢索及管理軟件技術;基于海量圖像數據的服務軟件技術;具有交互功能與可量測計算能力的3D軟件技術;具有真實感的3D模型與3D景觀生成軟件技術;遙感圖像處理與分析軟件技術等。
     8、金融信息化軟件
     金融信息化軟件是指面向銀行、證券、保險行業等金融領域服務業務創新的軟件。包括:支持網上財、稅、庫、行、海關等聯網業務運作的軟件技術;基于金融領域管理主題的數據倉庫或數據集市及其應用等技術;金融行業領域的財務評估、評級軟件技術;金融領域新型服務模式的軟件技術等。
     9、地理信息系統
     網絡環境下多系統運行的GIS軟件平臺構建技術;基于3D/4D(即帶有時間標識)技術的GIS開發平臺構建技術;組件式和可移動應用的GIS軟件包技術等。
     10、電子商務軟件
     基于Web服務(Web Services)及面向服務體系架構(SOA)的電子商務應用集成環境及其生成工具軟件或套件的技術;面向電子交易或事務處理服務的各類支持平臺、軟件工具或套件的技術;支持電子商務協同應用的軟件環境、平臺、或工具套件的技術;面向桌面和移動終端設備應用的信息搜索與服務軟件或工具的技術;面向行業的電子商務評估軟件或工具的技術;支持新的交易模式的工具軟件和應用軟件技術等。
     11、電子政務軟件
     用于構建電子政務系統或平臺的軟件構件及工具套件技術;跨系統的電子政務協同應用軟件環境、平臺、工具等技術;應急事件聯動系統的應用軟件技術;面向電子政務應用的現場及移動監管稽核軟件和工具技術;面向電子政務應用的跨業務系統工作流軟件技術;異構系統下政務信息交換及共享軟件技術;面向電子政務應用的決策支持軟件和工具技術等。
     12、企業管理軟件
     數據分析與決策支持的商業智能(BI)軟件技術;基于RFID和GPS應用的現代物流管理軟件技術;企業集群協同的供應鏈管理(SCM)軟件技術;面向客戶個性化服務的客戶關系管理(CRM)軟件技術等。
     (二) 微電子技術
     1、集成電路設計技術
     自主品牌ICCAD工具版本優化和技術提升,包括設計環境管理器、原理圖編輯、版圖編輯、自動版圖生成、版圖驗證以及參數提取與反標等工具;器件模型、參數提取以及仿真工具等專用技術。
     2、集成電路產品設計技術
     音視頻電路、電源電路等量大面廣的集成電路產品設計開發;專用集成電路芯片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通用芯片CPU、DSP等的開發與產業化;符合國家標準、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重點整機配套的集成電路產品,3G移動終端電路、數字電視電路、無線局域網電路等。
     3、集成電路封裝技術
     小外型有引線扁平封裝(SOP)、四邊有引線塑料扁平封裝(PQFP)、有引線塑封芯片載體(PLCC)等高密度塑封的大生產技術研究,成品率達到99%以上;新型的封裝形式,包括采用薄型載帶封裝、塑料針柵陣列(PGA)、球柵陣列(PBGA)、多芯片組裝(MCM)、芯片倒裝焊(FlipChip)、WLP(Wafer Level Package),CSMP(Chip Size Module Package),3D(3 Dimension)等封裝工藝技術。
     4、集成電路測試技術
     集成電路品種的測試軟件,包括圓片(Wafer)測試及成品測試。芯片設計分析驗證測試軟件;提高集成電路測試系統使用效率的軟/硬件工具、設計測試自動連接工具等。



?

版權所有: 廣州市普粵財稅咨詢有限公司 粵ICP備-010100101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黃埔大道163號富星商貿大廈東塔15樓KL單元 郵政編碼: 51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