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會計準則第2 號——長期股權投資》解釋
——更新時間:2008-06-17 12:08:32 點擊率: 4646
為便于本準則的應用和操作,現就以下問題作出解釋:
?。?)本準則規范的長期股權投資的內容;
?。?)以投資者投入方式取得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的確定;
?。?)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法核算;
(4)長期股權投資的權益法核算。
一、本準則規范的長期股權投資的內容
本準則規范的長期股權投資的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企業持有的對子公司、聯營企業及合營企業的投資;二是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性投資。除上述情況以外,企業持有的其他權益性及債權性投資,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22 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的相關規定核算,包括為交易目的持有的投資,以及對被投資單位在重大影響以下、且在活躍市場中有報價、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權益性投資等。
二、以投資者投入方式取得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的確定
本準則第四條(三)規定,投資者投入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的價值作為初始投資成本,但合同或協議約定價值不公允的除外。投資者投入的長期股權投資,是指投資者將其持有的對第三方的投資投入企業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
企業應當確認對第三方的長期股權投資,同時確認該項出資形成的實收資本及資本公積(資本溢價)。
投資者在合同或協議中約定的價值明顯不公允的,應當按照取得長期股權投資的公允價值作為其初始投資成本,所確認的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與計入企業實收資本金額之間的差額,應調整資本公積(資本溢價)。長期股權投資存在活躍市場的,應當參照活躍市場中的價格確定其公允價值;不存在活躍市場、無法參照市場價格取得其公允價值的,應當按照一定的估價技術等合理的方法確定其公允價值。
企業無論以何種方式取得長期股權投資,實際支付的價款或對價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或利潤,應作為應收項目單獨核算,不作為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
三、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法核算
(一)企業對子公司投資,日常會計實務應采用成本法核算,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調整為權益法。除企業對子公司投資外,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性投資,也采用成本法核算。在成本法下,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確認為投資收益。
(二)本準則第七條規定,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投資企業確認投資收益,僅限于被投資單位接受投資后產生的累積凈利潤的分配額,所獲得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超過上述數額的部分作為初始投資成本的收回。
通常情況下,投資企業在取得投資當年自被投資單位分得的現金股利或利潤應作為投資成本的收回;以后年度,被投資單位累計分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超過投資以后至上年末止被投資單位累計實現凈利潤的,投資企業按照持股比例計算應享有的部分應作為投資成本的收回。
四、長期股權投資的權益法核算
?。ㄒ唬┩顿Y收益的確認
1.根據本準則第十二條規定,企業持有的對聯營企業或合營企業的投資,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凈利潤的份額即投資收益,應當以取得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各項可辨認資產等的公允價值為基礎,對被投資單位凈利潤進行調整后加以確定,不應僅按照被投資單位的賬面凈利潤與持股比例計算的結果簡單確定。基于重要性原則,通常應考慮的調整因素為:以取得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公允價值為基礎計提的折舊額或攤銷額以及減值準備的金額對被投資單位凈利潤的影響。其他項目如為重要的,也應進行調整。
比如,某投資企業于2007 年1 月1 日取得對聯營企業30%的股權,取得投資時被投資單位的固定資產公允價值為1200 萬元,賬面價值為600 萬元,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年限為10 年,凈殘值為零,按照直線法計提折舊。被投資單位2007 年度利潤表中凈利潤為500萬元,其中被投資單位當期利潤表中已按其賬面價值計算扣除的固定資產折舊費用為60 萬元,按照取得投資時固定資產的公允價值計算確定的折舊費用為120 萬元,不考慮所得稅影響,按照被投資單位的賬面凈利潤計算確定的投資收益應為150(500×30%)萬元。按該固定資產的公允價值計算的凈利潤為440(500-60)萬元,投資企業按照持股比例計算確認的當期投資收益應為132(440×30%)萬元。
2.無法合理確定取得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各項可辨認資產公允價值的,或者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可辨認資產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相比,兩者之間的差額不具有重要性的,可以按照被投資單位的賬面凈利潤與持股比例計算的結果確認投資收益,但應在附注中說明這一事實,以及無法合理確定被投資單位各項可辨認資產公允價值等原因。
?。ǘ┏~虧損的處理
本準則第十一條規定,投資企業確認被投資單位發生的凈虧損,應當以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以及其他實質上構成對被投資單位凈投資的長期權益減記至零為限,投資企業負有承擔額外損失義務的除外。
其他實質上構成對被投資單位凈投資的長期權益,通常是指長期性的應收項目,如企業對被投資單位的長期應收款,該款項的清償沒有明確的計劃且在可預見的未來期間難以收回的,實質上構成長期權益。
企業存在其他實質上構成對被投資單位凈投資的長期權益項目以及負有承擔額外損失義務的情況下,在確認應分擔被投資單位發生的虧損時,應當按照以下順序進行處理:
首先,減記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其次,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減記至零時,如果存在實質上構成對被投資單位凈投資的長期權益,應以該長期權益的賬面價值為限減記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同時確認投資損失。長期權益的賬面價值不作調整。
第三,長期權益的價值減記至零時,如果按照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需要企業承擔額外義務的,應按預計承擔的金額確認為投資損失,同時減記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被投資單位以后期間實現盈利的,應按以上相反順序恢復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同時確認投資收益。
(三)被投資單位除凈利潤以外其他所有者權益的變動企業對于被投資單位除凈利潤以外其他所有者權益的變動,在持股比例不變的情況下,按照持股比例與被投資單位除凈利潤以外其他所有者權益的變動額計算應享有或承擔的部分,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同時增加或減少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