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便于本準則的應用和操作,現就以下問題作出解釋:
?。?)符合借款費用資本化條件的存貨;
?。?)借款利息費用資本化金額的確定;
?。?)借款溢價或者折價的攤銷采用實際利率法;
(4)借款費用資本化的暫停。
一、符合借款費用資本化條件的存貨
根據本準則規定,符合借款費用資本化條件的存貨包括:如房地產開發企業開發的用于出售的房地產開發產品、機械制造企業制造的用于對外出售的大型機械設備等。這些存貨需要經過相當長時間的建造或者生產活動,才能達到預定可使用或者可銷售狀態。
其中“相當長時間”,是指為資產的購建或者生產所必要的時間,通常為1 年以上。如果由于人為或者故意等非正常因素導致資產的購建或者生產時間較長的,不屬于符合資本化條件的存貨。
二、借款利息費用資本化金額的確定
?。ㄒ唬iT借款利息費用的資本化金額
本準則第六條(一)規定,為購建或者生產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而借入專門借款的,應當以專門借款當期實際發生的利息費用,減去將尚未動用的借款金額存入銀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者進行暫時性投資取得的投資收益后的金額確定。
專門借款發生的利息費用,在資本化期間內,應當全部計入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成本,不計算借款資本化率。
專門借款應當有明確的專門用途,即為購建或者生產某項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而專門借入的款項。通常簽訂有標明該用途的借款合同。
?。ǘ┮话憬杩罾①M用的資本化金額
本準則第六條(二)規定,在借款費用資本化期間內,為購建或者生產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占用了一般借款的,應當根據累計資產支出超過專門借款部分的資產支出加權平均數乘以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資本化率,計算確定一般借款應予資本化的利息金額。一般借款是指除專門借款以外的其他借款。
一般借款加權平均利率=(所占用一般借款當期實際發生的利息之和÷(所占用一般借款本金加權平均數)
例如,某公司于20×7年1月1日動工興建一幢辦公樓,工期為1年,工程采用出包方式,分別于20×7年1月1日、7月1日和10月1日支付工程進度款1500萬元、3000萬元和1000萬元。辦公樓于20×7年12月31日完工,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
公司為建造辦公樓發生了兩筆專門借款,分別為:(1)20×7年1月1日專門借款2000萬元,借款期限為3年,年利率為8%,利息按年支付;(2)20×7年7月1日專門借款2000萬元,借款期限為5年,年利率為10%,利息按年支付。閑置專門借款資金均用于固定收益債券短期投資,假定該短期投資月收益率為0.5%.
公司為建造辦公樓的支出總額5500萬元(1500+3000+1000)超過了專門借款總額4000萬元(2000+2000),占用了一般借款1500萬元。假定所占用一般借款有兩筆,分別為:(1)向A 銀行長期借款2000萬元,期限為20×6年12月1日至20×9年12月1日,年利率為6%,按年支付利息;(2)發行公司債券10000萬元,于20×6年1月1日發行,期限為5年,年利率為8%,按年支付利息。
根據上述資料,計算公司建造辦公樓應予資本化的利息費用金額如下:
1.計算專門借款利息費用資本化金額
專門借款利息資本化金額=專門借款當期實際發生的利息費用-將閑置借款金額短期投資取得的投資收益。為簡化計算,假定全年按360 天計算。據此,專門借款利息費用的資本化金額為:2000×8%+2000×10%×180/360-500×0.5%×6=245萬元。
2.計算一般借款利息費用資本化金額
一般借款利息費用資本化金額=累計資產支出超過專門借款部分的資產支出加權平均數×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資本化率。其中:累計資產支出超過專門借款部分的資產支出加權平均數=(4500-4000)×180/360+1000×90/360=500萬元。
一般借款資本化率=(2000×6%+10000×8%)/(2000+10000)=7.67%.一般借款利息費用資本化金額為:500×7.67%=38.35萬元。
3.計算建造辦公樓應予資本化的利息費用金額
該公司建造辦公樓應予資本化的利息費用金額283.35萬元,即:專門借款利息費用資本化金額245萬元和一般借款利息費用資本化金額38.35萬元之和。
三、借款溢價或者折價的攤銷采用實際利率法
本準則第七條規定,借款存在折價或者溢價的,應當按照實際利率法確定每一會計期間應攤銷的折價或者溢價金額。
在實際利率法下,企業應當按照期初借款余額乘以實際利率計算確定每期借款利息費用。實際利率是企業在借款期限內未來應支付的利息和本金折現為借款當前賬面價值的利率。
例如,A 公司于20×0年1月1日折價發行了面值為1250萬元公司債券,發行價格為1000萬元,票面利率為4.72%,每年年末支付利息(即1250×4.72%=59萬元),當期一次還本。據此,計算該公司債券實際利率r為:由于1000=59×(1+r)-1+59×(1+r)-2+59×(1+r)-3+59×(1+r)-4+(59+1250)×(1+r)-5,由此計算得出r=10%
年份 |
期初公司債券余額(a) |
實際利息費用(b)(按10%計算) |
每年支付現金(c) |
期末公司債券攤余成本(d=a+b-c) |
20×0 |
1000 |
100 |
59 |
1041 |
20×1 |
1041 |
104 |
59 |
1086 |
20×2 |
1086 |
109 |
59 |
1136 |
20×3 |
1136 |
113 |
59 |
1190 |
20×4 |
1190 |
119 |
1250+59 |
0 |
假定A公司發行公司債券募集的資金專門用于建造一條生產線,生產線從20×0年1月1日開始建設,于20×2年底完工,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公司在20×0年至20×2年間每年應予資本化的利息費用為100萬元、104萬元和109萬元,20×3年和20×4年發生的113萬元和119萬元利息費用應當計入當期損益,不應再予資本化。
除公司債券外,其他借款也應當按照上述實際利率法確定每期利息費用。如果按照名義(合同)利率和實際利率計算的每期利息費用相差不大的,可以按照名義利率計算確定每期借款利息。
四、借款費用資本化的暫停
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在購建或者生產過程中發生了非正常中斷,且中斷時間連續超過3個月的,應當暫停借款費用的資本化。
非正常中斷通常是由于企業管理決策上的原因或者其他不可預見方面的原因等所導致的中斷。例如,企業因與施工方發生了質量糾紛,或者工程或生產用料沒有及時供應,或者資金周轉發生了困難,或者施工或生產發生了安全事故,或者發生了與資產購建或者生產有關的勞動糾紛等原因,導致資產購建或者生產活動發生中斷,均屬于非正常中斷。
非正常中斷與正常中斷有顯著不同。正常中斷僅限于因購建或者生產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或者可銷售狀態所必要的程序,或者事先可預見的不可抗力因素導致的中斷。例如,某些工程建造到一定階段必須暫停下來進行質量或者安全檢查,檢查通過后方可繼續下一步的建造工作,這類中斷是在施工前可以預見的,而且是工程建造必須經過的程序,即屬于正常中斷。
某些地區的工程在建造過程中,由于可預見的不可抗力因素(本地普遍存在的雨季或冰凍季節等原因)導致施工出現停頓,也屬于正常中斷。例如,某企業在北方某地建造某工程期間,正遇冰凍季節,工程施工不得不中斷,待冰凍季節過后才能繼續施工。由于該地區在施工期間出現較長時間的冰凍是正常情況,由此而導致的施工中斷屬于因可預見的不可抗力因素導致的中斷,是正常中斷,借款費用的資本化可繼續進行,不必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