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可否同時享受所得稅多項優惠政策
——更新時間:2009-08-06 10:30:13 點擊率: 4017
企業可否同時享受《企業所得稅法》規定的多項優惠政策?
答:依據《關于執行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若干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69號)第二條要求,國務院《關于實施企業所得稅過渡優惠政策的通知》(國發〔2007〕39號)第三條所稱不得疊加享受,且一經選擇,不得改變的稅收優惠情形,限于企業所得稅過渡優惠政策與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中規定的定期減免稅和減低稅率類的稅收優惠。
《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中規定的各項稅收優惠,凡企業符合規定條件的,可以同時享受。
企業安置殘疾人就業,工資在加計扣除時,必須符合什么條件?
答: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安置殘疾人員就業有關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70號)第二條規定,殘疾人員的范圍適用《殘疾人保障法》的有關規定。第三條規定,企業享受安置殘疾職工工資100%加計扣除應同時具備如下條件:1.依法與安置的每位殘疾人簽訂了1年以上(含1年)的勞動合同或服務協議,并且安置的每位殘疾人在企業實際上崗工作;2.為安置的每位殘疾人按月足額繳納了企業所在區縣人民政府根據國家政策規定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等社會保險;3.定期通過銀行等金融機構向安置的每位殘疾人實際支付了不低于企業所在區縣適用的經省級人民政府批準的最低工資標準的工資;4.具備安置殘疾人上崗工作的基本設施。
我公司平日采用外幣結算業務,請問在繳納企業所得稅時如何確認匯率價格?確認的匯率價格對公司匯算清繳是否有影響?
答: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國務院令第512號)第一百三十條規定,企業所得稅以人民幣以外的貨幣計算的,預繳企業所得稅時,應當按照月度或者季度最后1日人民幣匯率的中間價,折合成人民幣計算應納稅所得額。年度終了匯算清繳時,已經按照月度或者季度預繳稅款的,不再重新折合計算,只就該納稅年度內未繳納企業所得稅的部分,按照納稅年度最后1日人民幣匯率的中間價,折合成人民幣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經稅務機關檢查確認,企業少計或者多計前款規定所得的,應當按照檢查確認補稅或者退稅時的上一個月最后1日人民幣匯率的中間價,將少計或者多計的所得折合成人民幣計算應納稅所得額,再計算應補繳或者應退的稅款。
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業性收費是否可以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答: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財政性資金、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151號)第二條關于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業性收費的規定:1.企業按照規定繳納的由國務院或財政部批準設立的政府性基金,以及由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及其財政、價格主管部門批準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企業繳納的不符合上述審批管理權限設立的基金、收費,不得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2.企業收取的各種基金、收費,應計入企業當年收入總額。3.對企業按照法律、法規及國務院有關規定收取并上繳財政的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業性收費,準予作為不征稅收入,于上繳財政的當年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從收入總額中減除;未上繳財政的部分,不得從收入總額中減除。
企業報廢運輸車輛,應如何申請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需報送哪些資料?
答:固定資產損失包括企業房屋建筑物、機器設備、運輸設備、工具器具等發生盤虧、淘汰、毀損、報廢、丟失、被盜等造成的凈損失。對報廢、毀損的固定資產,企業在申請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時,其賬面凈值扣除殘值、保險賠償和責任人賠償后的余額部分,需提供下列證據:1.企業內部有關部門出具的鑒定證明;2.單項或批量金額較大的固定資產報廢、毀損,企業應逐項作出專項說明,并委托有技術鑒定資格的機構進行鑒定,出具鑒定說明;3.不可抗力原因(自然災害、意外事故、戰爭等)造成固定資產毀損、報廢的,應當有相關職能部門出具的鑒定報告,如消防部門出具的受災證明,公安部門出具的事故現場處理報告、車輛報損證明,房管部門的房屋拆除證明,鍋爐、電梯等安檢部門的檢驗報告等;4.企業固定資產報廢、毀損情況說明及內部核批文件;5.涉及保險索賠的,應當有保險公司理賠情況說明。
企業為其他單位提供貸款擔保,因其他單位無力償還而產生的損失可否稅前列支?
答:依據《關于印發〈企業資產損失稅前扣除管理辦法〉的通知》(國稅發〔2009〕88號)第四十一條規定,企業對外提供與本企業應納稅收入有關的擔保,因被擔保人不能按期償還債務而承擔連帶還款責任,經清查和追索,被擔保人無償還能力,對無法追回的,比照本辦法應收賬款損失進行處理。
與本企業應納稅收入有關的擔保是指企業對外提供的與本企業投資、融資、材料采購、產品銷售等主要生產經營活動密切相關的擔保。
企業為其他獨立納稅人提供的與本企業應納稅收入無關的貸款擔保等,因被擔保方還不清貸款而由該擔保人承擔的本息等,不得申報扣除。
注:熱點問題解答僅供參考,具體執行以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規定為準。
(國家稅務總局納稅服務司整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