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稅發〔2025〕19號
為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工作要求,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更好服務和支持我省加快建設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特制定如下措施。
一、助力激發產業科技創新動力
(一)高效精準落實研發費用在企業所得稅前加計扣除政策,深化與科技部門協作,優化研發項目異議鑒定聯合工作機制,統一研發項目異議鑒定口徑,規范辦理流程,高效服務人工智能、機器人、低空經濟、商業航天等重點領域研發項目。
(二)高效精準落實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政策,配合科技部門、財政部門精準高效開展高新技術企業資格認定,助力實施“廣東強芯”、“璀璨行動”、核心軟件攻關、汽車芯片應用牽引工程等重大科技工程。對科技領軍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等科創企業進行名單制服務,建立稅收優惠政策落實情況臺賬,確保應享盡享。
(三)高效精準落實研發機構采購國產設備增值稅退稅、企業投入基礎研究支出按100%在企業所得稅前加計扣除優惠政策,鼓勵支持企業與國家和省實驗室、研發機構合作,加強政策享受情況跟蹤問效,服務產業技術源頭創新,助力實施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十年“卓粵”計劃。
(四)高效精準落實技術轉讓減免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職務科技成果轉化個人所得稅優惠、技術成果投資入股所得稅遞延納稅,以及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和眾創空間增值稅、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優惠政策,助力打通科技成果產業化“最后一公里”。
二、助力壯大新興未來產業
(五)高效精準落實集成電路、工業母機、先進制造業企業增值稅加計抵減,軟件企業增值稅即征即退,集成電路和軟件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以及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等特定行業按月全額退還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政策,完善“政策找人”“反向預約”工作機制,助力企業盤活資金,服務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能源、量子科技等新興未來產業加快發展。
(六)深入研究完善與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相適應的稅收制度和征管措施,為相關行業企業在加快項目落地、提升稅費申報質量、涉稅數據歸集、稅費政策確定性等方面提供精細輔導服務,促進數字經濟、平臺經濟健康長遠發展。推動進一步健全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制度,將更多人群納入覆蓋范圍。穩步推進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擴圍,不斷增強社會保障可及性。
三、助力做優現代服務業
(七)高效精準落實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橫琴和南沙符合條件的現代服務業企業減按15%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政策,助力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深度融合。積極推進符合條件的港澳涉稅服務專業人士經執業登記后在橫琴、南沙從事專業服務。
(八)高效精準落實支持小微企業和農戶融資、社保基金和養老基金、個人養老金、融資租賃稅收優惠政策;深化拓展“銀稅互動”,助力企業將納稅信用轉化為融資便利,促進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九)高效精準落實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增值稅優惠政策,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企稅收優惠政策,體育場館、文化館等減免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博物館、文化館等提供文體服務第一道門票收入免征增值稅,橫琴符合條件的旅游業減按15 %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等政策,服務體育產業和文旅產業發展,助力擦亮“活力廣東·時尚灣區”文旅品牌。
四、助力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十)高效精準落實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安全生產專用設備投資及智能化改造投入抵免企業所得稅,固定資產加速折舊,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增值稅即征即退等政策,助力石化、鋼鐵、建筑、時尚等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十一)積極推進資源回收企業“反向開票”措施,完善線上辦理功能及流程,提高“反向開票”、代辦稅費的便利性,精準解決資源回收行業企業稅款抵扣和成本扣除問題,提升資源循環利用效率,促進環境保護和循環經濟發展。
(十二)高效精準落實保障性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稅費優惠政策,服務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落實住房交易契稅優惠,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標準后土地增值稅、增值稅優惠政策,居民換購住房個人所得稅政策,以及調整土地增值稅預征率政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認真落實“三舊”改造稅收指引,組建稅費政策服務團隊參與推動舊城改造、城中村改造。
五、助力發展嶺南特色現代農業
(十三)高效精準落實農業生產者銷售自產農產品免征增值稅,農、林、牧、漁業項目減免企業所得稅,符合條件的用海項目減免海域使用金等優惠政策。深入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龍頭企業,開展一對一稅務輔導,助力農業產業集群培育壯大以及現代化海洋牧場發展。落實蔬菜和鮮活肉蛋產品流通環節免征增值稅,農產品批發和農貿市場減免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優惠政策,助力“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
(十四)高效精準落實購置500萬元以下設備器具在企業所得稅前一次性扣除政策,促進老舊農機設備更新,助力構建智能農機產業鏈創新體系。
(十五)穩步推進水資源稅改革試點,高效精準落實農業生產取用水、工業用水效率達到國家用水定額先進值納稅人減免水資源稅政策,促進現代產業集約節約用水,助力實現綠色興農。
六、助力梯度培育優質企業
(十六)面向行業領軍、產業鏈“鏈主”等大企業集團提供“總對總”“系統對集團”“網絡對網絡”稅務服務,高效解決大企業集團性、行業性、跨區域稅費問題。大力推廣應用“樂企通”服務品牌,運用“集約受理、提級預審、集團統辦、區域通辦”工作模式,助力集團企業稅務數字化轉型升級。
(十七)充分運用稅收大數據加強“產值、增加值、稅值”三值分析比對,積極開展行業發展潛力分析、稅收增長與稅源增長匹配性分析,提出產業鏈穩鏈、強鏈、補鏈建議,為各級黨委政府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決策參考。健全完善稅收服務產業鏈招商、展會招商、場景招商工作機制,積極開展稅費政策確定性服務,助推“獨角獸”“瞪羚”等高成長優質企業落地廣東。
(十八)高效精準落實企業改制重組稅收政策,依法支持企業合規上市。認真落實境外投資者以分配利潤直接投資暫不征收預提所得稅政策,建立重點外資項目稅費服務團隊“項目長制”機制,助力穩定外商投資。進一步加強稅務部門與各相關職能部門涉稅數據共享,持續優化“手續最簡、環節最少”的辦稅繳費流程,減少優質企業注冊、資質認定、項目投產、申報納稅過程中涉稅紙質資料提供。
(十九)深入開展助力小微經營主體發展“春雨潤苗”專項行動,高效精準落實小規模納稅人減免增值稅、小型微利企業減免企業所得稅、“六稅兩費”減半征收等支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壯大的稅費優惠政策。
七、助力優化區域產業結構
(二十)著力推進《稅收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四方合作備忘錄》和五項合作共識落地見效,加強粵港澳三地稅收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優化“灣區通辦”服務模式,拓展稅費業務跨境通辦,助推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融合發展。加快復制推廣廣東自貿試驗區涉稅改革創新經驗,落實橫琴、南沙鼓勵類產業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研究出臺更多稅務領域服務創新舉措,促進提升橫琴、南沙重大平臺產業競爭力。
(二十一)服務“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縣域經濟產業結構優化,對全省57個縣(市)經濟稅收情況開展動態分析監測,面向縣域重點工業園區、產業轉移園區企業提供精細稅費咨詢服務,簡化涉稅費事項跨區域遷移辦理程序,實現遷移前后資質互認,助力粵東粵西粵北地區與珠三角地區產業鏈供應鏈協同合作及產業有序轉移。
八、助力深化產業開放合作
(二十二)擦亮“稅路通·粵通四海”稅收品牌,持續豐富國際稅收服務錦囊等特色產品,幫助“走出去”企業和個人更好了解投資目的地稅收政策。積極應用預約定價安排等政策工具,為產業跨境合作提供優質稅收服務,為跨境經營主體解決國際稅收爭議提供相互協商程序綠色通道及資料預審服務,助力實施“粵貿全球”計劃。
(二十三)健全完善先進制造業、跨境電商等重點出口企業直聯制度,高效落實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離境即退稅”服務舉措,助力“跨境電商+產業帶”融合發展。大力推進智慧退稅建設,優化出口退稅辦理流程,將符合條件的一類、二類出口企業正常出口退稅業務平均辦理時間壓縮至3個工作日,助力外貿出口保穩提質。
(二十四)高效精準落實市場采購、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稅收政策。鼓勵外貿企業與商貿平臺、電商平臺合作,主動靠前服務廣交會、珠海航展等大型國際性展會,打造集稅收政策宣傳、辦稅輔導、稅務咨詢、稅務文化交流體驗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服務驛站”,建立多語種稅收宣傳專隊,助力國際商貿加速流通。
(二十五)高效精準落實物流企業大宗商品倉儲設施用地城鎮土地使用稅優惠政策,暢通產業循環和產品流通,助力實施“粵貿全國”計劃。積極配合免稅店建設,大力推行離境退稅便捷支付和“即買即退”試點。
九、助力集聚產業人才隊伍
(二十六)按照頂格標準實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創業就業稅收優惠政策,試點建立“青年創新創業稅務服務示范基地”,為青年創新創業提供“點單式”稅費咨詢服務,助力實施“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高效精準落實職工教育經費按標準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產教融合試點企業抵免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政策,鼓勵企業加大對人才培養和引進的投入。
(二十七)高效精準落實股權激勵、創業投資、粵港澳大灣區個人所得稅、橫琴境內外高端緊缺人才及澳門居民個人所得稅、南沙港澳居民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深化拓展“產學研一體化粵稅院士服務站”,完善拓展對在粵工作院士及其科研團隊、任職企業專屬稅務服務,助力引進、培育和集聚高層次人才、卓越工程師、產業“新工匠”。
十、打造最優稅收營商環境
(二十八)推進規范化稅務執法。更新發布廣東省及省以下稅務機關權責清單,配套發布稅務行政職權運行流程圖,確保稅務行政權力邊界清晰,執法有章可循。規范稅務行政處罰裁量權行使,切實保障稅務行政相對人合法權益。持續推進柔性執法、說理式執法、遞進式執法,落實告知承諾等制度。深入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堅持“無風險不打擾,有需求必響應”,最大限度減少檢查次數,防止不當執法干擾經營主體正常經營。
(二十九)拓展便利化稅費服務。大力推廣“非接觸式”辦稅繳費,積極推進稅費業務集約化處理,依托線上“征納互動”服務建立“遠程虛擬窗口”,實現智能交互、辦問協同。健全“人工智能+稅務”全景式智能咨詢服務體系。持續拓展省內通辦、跨省通辦稅務事項,打造更多“高效辦成一件事”服務場景。落實“稅企面對面”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暢通政策落實問題快速響應機制,及時解決納稅人繳費人合理訴求。持續完善跨部門稅費爭議事項聯合處置機制,依法高效推動化解稅費矛盾爭議。深化納稅信用修復“一口受理、一次辦成”改革,幫助企業快速修復納稅信用,拓展信用增值服務。
(三十)實施數字化稅費征管。深入推進數字化轉型條件下的稅費征管“強基工程”,打造效能稅務。拓展“智能預填”服務,幫助企業強化稅務合規、規避涉稅風險。完善賦額制管理規則和系統功能,提升全面數字化電子發票賦額精準度,提高經營主體領票效率,降低等待時長。豐富發票數據應用場景,在更多領域推行“交易即開票”“支付即開票”。穩妥推廣“樂企”直連應用,推動企業業務、財務、稅務融合貫通,為符合條件的經營主體提供稅企信息系統直連批量開票、智能申報及關聯業務辦理等便利服務。
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
2025-03-21
版權所有: 廣州市普粵財稅咨詢有限公司 粵ICP備-010100101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黃埔大道163號富星商貿大廈東塔15樓KL單元 郵政編碼: 51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