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区2区av,性欧美xxx性护士猛天美传媒,东方影院av久久久久久,福利一区在线,www.久久久久,日本久久福利

廣州市普粵財稅咨詢有限公司
重要通知 :
稅率查詢
財稅專題
會計之家
企業所得稅

企業所得稅扣除項目核算要點提示

——更新時間:2010-07-16 11:38:13 點擊率: 3675
    扣除項目的核算在企業所得稅計算過程中非常重要,扣除項目核算清楚了,企業所得稅處理可以說完成了一大半,產生涉稅風險的可能也會大大地降低。筆者認為扣除項目核算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業務招待費的核算
  業務招待費的稅前扣除主要注意兩個方面,一是扣除限額,采取兩頭限制的方式,即業務招待費的發生額只允許稅前列支60%,同時最高額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二是扣除計算基數,包括銷售收入和視同銷售收入。《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處置資產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8]828號)規定,企業將資產(自制或外購)用于市場推廣或銷售、交際應酬、職工獎勵或福利、對外捐贈、其他改變資產所有權屬的用途等移送他人的情形,應按規定視同銷售確定收入。《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所得稅執行中若干稅務處理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202號)明確,企業在計算業務招待費、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等費用扣除限額時,其銷售(營業)收入額應包括《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的視同銷售(營業)收入額。例,某企業2009年度實現銷售收入8000萬元,發生的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60萬元,其中以自制商品作為禮品饋贈客戶,商品成本40萬元,同類商品售價50萬元。那么,業務招待費計算基數為8000+50=8050(萬元),按銷售收入5%。計算,業務招待費稅前扣除額為8050×5%。=40.25(萬元);按業務招待費60%扣除限額計算,扣除額為60×60%=36(萬元),則業務招待費前扣除標準為36萬元,應納稅調增額為60-36=24(萬元)。
  廣告及業務宣傳費的核算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15%的部分準予扣除。《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部分行業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稅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09]72號)規定,自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對化妝品制造、醫藥制造和飲料制造(不含酒類制造,下同)企業發生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30%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對采取特許經營模式的飲料制造企業,飲料品牌使用方發生的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30%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可以在本企業扣除,也可以將其中的部分或全部歸集至飲料品牌持有方或管理方,由飲料品牌持有方或管理方作為銷售費用據實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煙草企業的煙草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一律不得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例,某企業2009年銷售收入為1000萬元,另將100萬元的貨物作為福利發放給員工,企業當期發生的廣告費350萬元。企業當年可扣除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1000+100)×15%=165(萬元),應調增企業所得額為350-165=185(萬元)。如果該企業為飲料制造類企業,則當年可扣除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1000+100)×30%=330(萬元),應調增企業所得額為350-330=20(萬元)。
  工資及“三項費用”核算
  這里關鍵是把握“合理”和“實際發生”兩個要點,不合理的或沒有實際發生的不得在稅前扣除。新稅法明確,企業發生的合理的工資、薪金支出準予扣除,而《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工資、薪金及職工福利費扣除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3號)是判斷工資、薪金列支是否合理的一個重要依據。因此,企業應按照文件精神,準確把握合理工資、薪金的內涵。對于實行工效掛鉤工資的企業,其扣除金額應當是當年實際發生的部分而不是當年按核定的工資總額計提的部分。如果計提部分大于實際發生數,應作納稅調增處理。對于“三項費用”,職工福利費、職工教育經費、工會經費分別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14%、2.5%、2%的部分,準予扣除。其中,職工教育經費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做好2007年度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的補充通知》(國稅函[2008]264號)規定,企業2008年發生的福利費支出,應該首先沖減應付福利費貸方余額,沖減完貸方余額后方可計入本年的成本費用,超過部分或沒有沖減應付福利費貸方余額而直接計入本年度成本費用的部分需要納稅調增。職工教育經費、工會經費比照職工福利費規定處理。例,某企業2009年度實現營業收入2億元,實發工資總額為1200萬元。2009年企業自行歸集的職工福利費150萬元,職工福利費稅前扣除限額為1200×14%=168(萬元),但2009年度企業為員工支付住房補貼10萬元、供暖補貼12萬元、交通補貼7萬元,均未計入職工福利費。為此,當年職工福利費實際發生額為150+10+12+7=179(萬元),多列支福利費為179-168=11(萬元),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11萬元。
  借款費用及利息支出核算
  企業發生利息支出,主要有向個人借款、向非金融機構借款、向金融機構借款、關聯企業之間的借款利息支出等幾種形式。利息的稅前扣除,應注意借款對象和利率比例兩個重點。非金融企業向金融企業借款的利息支出、金融企業的各項存款利息支出和同業拆借利息支出、企業經批準發行債券的利息支出;非金融企業向非金融企業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過按照金融企業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的部分,準予扣除。對于關聯方企業之間借款利息,超過稅收規定的債權性投資和權益性投資比例部分、超過根據金融企業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的部分作調增處理。對于企業向個人的借款利息支出,《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向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777號)明確,企業向股東或其他與企業有關聯關系的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應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四十六條及《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關聯方利息支出稅前扣除標準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121號)規定的條件,計算企業所得稅扣除額。企業向內部職工或其他人員借款的利息支出,其借款情況真實、簽訂了借款合同的,其利息支出在不超過按照金融企業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的部分,準予扣除。
?

版權所有: 廣州市普粵財稅咨詢有限公司 粵ICP備-010100101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黃埔大道163號富星商貿大廈東塔15樓KL單元 郵政編碼: 510620